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这些岁月沉淀下的孝感“非遗”手艺,每一种都值得被“吹爆”~

  • ╰流年已逝╮
楼主回复
  • 阅读:2623
  • 回复:0
  • 发表于:2021/9/10 16:36:26
  • 来自:湖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大悟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因手艺而经典 

 因守艺而传承 


5000年华夏文明史里,

充满智慧的先人为我们

留下灿若星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宝贵的文化财富成就了

每个城市的独特古韵,

也沉淀于每个人的内心。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孙氏冷兵器锻造技艺


今日,小编就来与大家探讨

孝感非遗中的

大悟织锦带、马口陶器、

金漆木梅花、孙氏冷兵器锻造技艺等

统技艺之美,

一起感受与历史、人文邂逅的感动。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传统技艺

大悟织锦带制作技艺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织锦带是流传在大悟中南部地区的民间手工艺品,是以单色的蓝白棉线或彩色丝线手工织成为各式各样花纹或图案的带子。主要用于帽带、抱裙带、裤腰带、绑腿带等。亦可做男士和妇女衣服的滚边,不同的花纹寄寓不同的含义。白果图案的锦带用来捆绑嫁妆,寓意白头偕老;蝴蝶闹金瓜图案,寓意团团圆圆;莲、生、桂圆图案寓意连生贵子。


编织锦带的工具简单,靠背椅、长板凳、木桶等都可做机床,用筷子索线编结提花。家家户户都可制作,主要技巧不在使用工具,而在手工编出精美花纹。1987年大悟织锦带作为湖北省重点民间美术工艺之一,参加北京举行的首届中国艺术节美术展览。后又送意大利、苏联、利比亚等国参展。


大悟织锦带制作技艺入选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传统技艺

马口陶器烧制技艺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马口陶器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汉川马口镇方圆几公里群众都是靠经营此业为生。马口镇周边许多自然村如“窑新、八屋窑、九屋窑、小屋窑、王家窑、喻家窑……”等都是以窑得名。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马口陶器的生产之所以能延续至今重要原因之一是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马口镇具有富含钾、钠、钙及铝硅酸盐的土地资源成就了它适宜烧制不同用途坚固耐用陶器的条件和特色。


马口陶器从造型、制器、上釉、纹饰等方面体现了其独具特色的工艺。在海内外久负盛名的“八仙坛”就集中体现了其工艺特色,坛上活灵活现的八仙是匠人们用刀片一笔一划完成,称之为“铁笔雕花”,看上去有很强的刀味、泥味。恰到好处地将八仙嵌在坛子的八分之一的面积上,完整雅致,神型兼备,周围空间刮出或直或曲的线条与图案,使坛子显得特别金贵典雅。


“系马陶”是楚文化的一个部分,是民间工艺美术的一块瑰宝,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等高校教授多次来马口镇考察马口陶器,赞之为“中华艺术之魂”、“艺术之根”,其产品多次在北京等地展出、获奖、收藏。著名的“八仙坛”系列在人民大会堂展示。

马口陶器烧制技艺入选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传统技艺

金漆木梅花制作技艺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金漆木梅花是应城民间堆漆艺人李树仁于清朝末年始创的传统手工技艺,至今已有一百二十年历史。民国三年(1914年),“金漆木梅花”被选送国际巴拿马博展会参赛。民国四年(1915年),“金漆木梅花”被评为制作三等奖。


金漆木梅花之所以名贵,其特点在于金与漆。金:“纯手工千锤万锤制成的纯金箔纸,装点在梅花的花瓣上,使梅花仿佛在风雪中怒放、暗香远溢”。漆:“谓之国漆,即只产于我国的纯自然植物提炼而成,涂装在物品上千年不蜕变,光亮如新,且环保无害,梅花的枝体涂以国漆后,形象更为逼真,更显不惧风雪,迎风含笑”。屏上迎春斗雪,盆梅凌寒傲放,新干繁花点点,老枝疏影横斜,千姿百态,堪称一绝。


金漆木梅花制作技艺入选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传统技艺

孙氏冷兵器锻造技艺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冷兵器时代,冷兵器起着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远古时代的出土文物来看,原始人的砍削器就是冷兵器制作技艺的原型,从春秋战国到义和团,冷兵器在历史上上演了无数惊心动魄的故事,参与了人类从荒蛮到文明的整个过程,见证了古代战争的全景风貌。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孝昌“孙氏冷兵器锻造技艺”,继承了传统冷兵器锻造从选材、冶炼、反复锻打、淬火、成型、打磨,直至各种器形的首、身、格、尾的铜活、皮活、木工活等一系列的制造工艺技术,恢复了传统兵器形制、锻造方式,将不同特征的冷兵器特性发挥到极致、做到“绕指柔”、“削铁如泥”、“吹毛断发”。


同时“孙氏冷兵器锻造技艺”也继承了对制作材料的矿物、植物、生物利用,对中国历代器型的熟悉,以及对外部装饰工艺技术的综合掌握和传承。在继承传统刀剑手工锻造技艺的同时,复原了中国古代十八般兵器全面制作的顶峰水准,并结合现代科学知识加以应用,使其技艺达到甚至已经超越了古人对制作冷兵器的认知水平。


孙氏冷兵器锻造技艺入选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传统技艺

新城麻栗窑陶器制作工艺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新城麻栗窑陶器制作工艺是大悟的一种民间手工技艺,流传于湖北省大悟县中南部的新城镇。将军窑包括黄家窑、麻栗窑、徐家窑等,徐海东大将曾在此长期当窑工,为纪念徐海东大将,后人称新城的陶器窑为将军窑。


该工艺最初由黄陂北乡长轩岭人在清道光年间传来,迄今已有160年以上的历史。徐海东一家世代为窑工,至徐海东是第三代传人。其制陶工艺具有其独特性、传统性、实用性、艺术性。是以新城的一种黄粘土(有铁性,带有少量细黄沙)为原料,采用十余种自制工具,经过选土、晒土、泡土、立干、揉和、制坯、晒坯、上釉、晾干、装窑、烧窑等多道工序,最终制成各种形态的陶器。从最小的壶盖、灯盏到最大的罗缸(口径150 cm,高80-90cm,能装10余石水),可制造各种圆形的陶器品,主要有盆、罐、堡、缸、火笼等。


在20世纪初,新城窑很有名气,不仅其产品销往河南、陕西、山西、安徽、湖北、湖南等省份,还有很多外地人,到新城学艺。学会其全套技术,需要五年时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日用品出现精细化倾向,很多陶器被瓷器、玉器和仿玉工艺品取代。加之制陶劳动强度大、技术难度大、经济效益低,很多艺人纷纷改行,已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学习传承此项技艺,该技艺面临失传的风险。


新城麻栗窑陶器制作工艺入选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传统技艺

磨山石作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孝昌县地处湖北省东北部。南距武汉市60公里,东、北、西三面与湖北省安陆市、大悟县、黄陂区比邻。京广铁路、107国道和京珠高速公路贯穿全境。孝昌县历史悠久,山清水秀,是南北文化的交融之地。具有强烈地方特色的磨山石刻艺术,在孝昌发展繁衍1000余年,至今仍然兴盛不衰。


据史料记载清末官广东督粮道李承阳,沿京汉铁路纪游杂咏《竹石山房全集》卷五有“沿京汉铁路纪游杂咏”多首。其中有写今孝感以北王店磨山的诗两首。其一《磨山》:“县名孝感好山河,宝石兴藏感应多。讵料坚凝维作磨,磨来磨去又如何”。其二《灵祖庙》:“灵祖之灵必有灵,我来祷告冀神听。万民痛苦如过磨,一磨无用再磨经”。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孝昌磨山位于107国道向北15公里处,京广铁王店段旁。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政府要员、商贾兵家汇集如此,登山览胜题诗作赋,三五知己把酒临风,磨麓山脚从长计议运筹帷幄,战略高地屡创奇迹。相传,磨山是秦始皇用观世音赐的五彩花线编制的长花神鞭,为了赶南山塞北海,实现此生夙愿,将磨山赶至于此。后来人们发现山上石质坚硬,当时的匠人便用锤鐟开凿,打磨成石磨,用来磨面、磨豆腐、磨米,磨子已成了当时人们心中的一座丰碑,谁家有磨子在当时是一种炫耀,石磨在四里八乡流传开来,最后走遍全国。


当地人们发现磨山石可以打磨成各种石器后,便长年累月用铁撬、铁钎、铁青蛙在山上开采磨山石,然后打制成石器用品,由于长时间捶打石匠们练就了一手好艺,在大集体靠工分吃饭的人们,便利用空余时间到磨山上打石磙、石磨、石碓窝、猪槽、马槽来弥补家用,当时这些石器用品远销东北等地。石匠们早出晚归,饮山泉,坐石凳,冬天就在石凳上垫些稻草,中午就用石块撑起鈷子找些干柴生火煮饭,石匠们用石块垒起小石屋躲避风雨。打制好了石器,石匠们便用纤绳将石器从山顶拖下山来,长年累月的拖滚石器,在磨山的西面山坡便形成了一道道山坳。


磨山石作入选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现在,

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正在被大家所熟悉、认同和传承,

希望往后的日子里,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能够真正做到“远在深山有人识”。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