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9.4分零差评神作,30万人看到头皮发麻

  • 唇边回味奶茶浓香*
楼主回复
  • 阅读:442
  • 回复:0
  • 发表于:2019/10/22 16:09:34
  • 来自:湖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大悟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网易公开课(ID:open163)授权转载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中世纪的英国伦敦,一位理发师正在给一位病人做手术。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理发只是这群医疗理发师的基础工作,给病人放血、拔牙、截肢也是他们的日常。


他们把病人敲晕,用锯将坏腿快速切掉,病人尖叫着醒来。

 

截肢完毕,理发师将一块烧得通红的烙铁按在伤口处,以使血液迅速凝结。

 

这残忍的画面不是电影编剧的想象,它是央视纪录片《手术两百年》中描述的,曾经真实发生的场景。


历时3年,前往12个国家,采访50多位国际顶级专家,《手术两百年》是中国第一部全景展现人类与疾病抗争的科学纪录片。


一播出就是9.4分,B站播放量30多万,光是弹幕就足够精彩。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现今全球人类平均寿命71.6岁,但100年前,人们还只能活到31岁左右。


这和很多因素有关,医学的进步和外科的兴起是其中重要一环。


人类的外科手术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蛮荒时期。


《手术两百年》讲的正是暗黑又充满人性关怀的手术进化史。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外科「三无」期

手术约等于死亡


中世纪,人们生病会向神职人员求助。


神职人员不可见血,身份低微的理发师因为使用剃刀经常见血,顺理成章担负起手术工作。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外科手术都处于「无麻醉」、「无止血」、「无消毒」的三无时期。


  • 无麻醉

 

没有麻醉药剂,医生用敲晕、灌醉的方式让病人减少疼痛。


效果并不好,病人往往因承受不了剧烈的痛感清醒过来。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截肢手术时,医生会直接使用锯子锯断

 

减少手术时间便是最好的止痛方法。19世纪中期以前,人们对手术的唯一要求就是「快」。


罗伯特·李斯顿是伦敦第一快刀医生,最快的一次手术仅仅用时28秒。


他有一次著名的手术,因为动作太快,切掉了助手的两根手指,和病人的部分生殖器…….

 

助手和病人因失血过多和感染而死,一位现场的旁观者被当场吓死。

 

这是唯一一场,死亡率为300%的手术。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罗伯特的那把手术刀至今被收藏


直到19世纪中期,一位牙医因为忍受不了拔牙时女病人的尖叫,在宠物狗和自己身体上做实验,才发现了具有麻醉功效的乙醚。


  • 无止血

 

公元2世纪开始,人们便用烧热的石头灼烧血管来使血液凝固。


这个方法一直延续到中世纪,只是后来石头变成了专门的烙铁。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中世纪战争中用来止血的烙铁


军医处理伤员伤口时,在完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把滚烫的烙铁直接按在伤口处。


血管被烧到凝结,可周围的皮肤肌肉也被烧坏,伤口极易感染。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直到1536年,一位医疗理发师的儿子帕雷成为军医,这一情况才得以改变。


帕雷被士兵们的哀嚎震惊,他开始思考更好的止血方式。


1552年,他在日记中提到,自己放弃使用烙铁,用特质的钳子将动脉抽出,再用线将其结扎。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用这样的方法,帕雷成功给截肢患者止血,从此改变了用烙铁止血的历史。


  • 无消毒


医疗理发师后来地位稍有提高,从理发店搬出来,有了专门的手术场所。


好奇的人均可参观,手术过程和表演一样,甚至会出售门票。


绘制于19世纪的油画,展现了当时医生做手术的场景。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医生没有手术衣、没有口罩、没有消毒,拥挤的手术室还要坐满围观的人们。

 

手术室就是天然的细菌培养皿。


更可怕的是,医生没有洗手的习惯,甚至以不洗手为荣。


解剖尸体后就开始给病人手术,用携带着尸体病菌的手随意触碰患者的伤口,常常是摸完尸体又去给产妇接生......


在手术室这个「细菌培养皿」中,就连手指被割破也有可能死亡……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消毒」这个现在看来众人皆知的医学常识,在19世纪中期前,人们完全没有概念。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医学的先驱

却处处被人鄙夷


那时候,欧洲的术后死亡率高达60%,数字惊人。


产妇近一半死于产褥热,也就是产后细菌感染。


在所有人束手无策时,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医生赛麦尔维斯站了出来。


他敏锐地发现病人死亡的元凶,可能就是医生的双手。


赛麦尔维斯要求医生在手术前要用漂白粉反复清洗双手,却遭到了传统医生的反对。


他们嘲笑赛麦尔维斯理论过于简单,对他嗤之以鼻,并且继续用脏兮兮的手触碰病患。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得不到认同反被羞辱,赛麦尔维斯离开了工作的医院。


但他未停下救人的脚步,赛麦尔维斯回到匈牙利,继续推行洗手原则,他所在医院的产褥热死亡率很快降到了1%左右。


他还抽出时间将自己的心血记载下来,写成书寄给当时欧洲最知名的教授们。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他满怀期盼地一次次寄出信件,却始终得不到回音。流血和哭喊依旧每天发生,一切让他绝望心痛。


最后,他被折磨到精神崩溃,死在疯人院中。

 

在自己的著作中,他这样写道,

 

「即使我无法活着亲眼看到,征服产褥热的那一天,我也坚信那一幸运时刻即将到来。为此,我死而无憾。」


这样的医生还有很多。


开创微创手术的医生被说成侮辱医学界,被公众和同行嘲讽排斥,丢掉了工作......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第一批研究X光的医生们每天暴露在高辐射环境下。


有人细胞组织坏死、有人患癌,最后,他们几乎全部牺牲。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外科艰难发展,每一次进步,几乎都伴随着医学工作者的巨大牺牲。


先驱们从未放下对未知的探索,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每一次尝试,都是在延续其他生命的希望。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外科的进步

普通人也有贡献


外科的进步举步维艰,解剖是外科发展的第一块基石。


但在中世纪伦理的束缚下,只有死刑犯人的尸体才能被解剖。


英国爱丁堡的古老墓园,墓穴外部被围栏层层围住。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不是墓穴里的东西有多可怕,是为了提防偷盗尸体的活人。

 

无法满足解剖需求,很多医院和医生花大价钱购买尸体。


于是,很多近期死亡者的坟墓被盗。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医学史上最臭名昭著的案件就发生在这时。


威廉·伯克和威廉·黑尔在自己的旅馆内谋害了15人,把他们的尸体卖给了医学院的解剖教授。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用无辜人的血换取技艺精进,这和医学的初衷背道而驰。


为了不让人忘记医学史上的这次耻辱,威廉·伯克的骸骨一直陈列在博物馆中。


人们还用他的血液,写下了罪状。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今天,解剖医生不再需要使用这种罪恶的方式获取尸体。


北京协和医学院,又迎来一届新学生。


开课仪式上,学生们的第一堂课,就是向大体老师们(遗体捐献者)致敬。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外科医学突飞猛进的200年,离不开医生和这些人的贡献。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生命的奇迹

从不会终止


手术向着身体内部长驱直入,创造出一个个生命奇迹,医生也一直坚守着让病人「有尊严地活着」的初心。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每年1000个新生儿中约有6-8个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他们中的大多数都需要手术矫正畸形。

 

这千分之六的概率落在了一个叫依依的小朋友身上。

 

本应该长在左右心室的动脉大血管全部长在了依依的右心室。医生告知家长必须在三个月之内完成手术,否则就会危及生命。

 

医生为仅一个月大的依依进行了这场打开心脏的手术。


依依的血液在人工心肺机的帮助下,通过体外循环来让心脏暂停跳动。


医生先将依依错位的血管,从心脏上剪下来。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再使用像头发丝一样的针,在依依九毫米直径的血管上均匀地缝上30针。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6个小时的手术,先天错位的血管被完美地缝合到正常的位置上。


依依可以正常生活下去了。


70年前,手术刀可以进入四肢,腹腔,甚至大脑,但心脏在跳动,没有任何医生的手术刀敢靠近心脏。


今天的医生可以非常从容地救治患有复杂心脏畸形的婴儿。

 

医生说,「现在先天性心脏病是可以治疗的,通过解剖性的救治将畸形心脏和正常心脏纠正得一模一样。」


医疗技术已能攻克心脏病这样的疾病,但依然有很多座高山还没被征服。

 

对于癌症,中国工程院院士汤钊猷说出了治疗困境。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如果死亡无法避免,医生还可以做什么呢?


此时的医学又展现了它的另外一面。

 

61岁的晚期癌症患者洛红在4年的治疗时间里,经历了4次手术,30次放疗,但癌症再次复发。

 

疼痛无法抑制,生活无法自理……洛红不再想治疗。

 

她只希望回到家中和家人开心地生活半年,就没有遗憾了。

 

医生会诊也不再商榷如何治愈,只考虑如何缓解她的痛苦,满足她回家的心愿。

 

在不可治愈的病魔面前,为了让病人能够平静、有尊严地离开,医生会为病人提供可以缓解病痛的医学治疗,调整病人和家属的心理状态帮助他们缓解焦虑,共度悲伤。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医学有句话:偶尔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很多时候医生也无法让患者痊愈。

 

但帮助病人安详地离开这个世界,也是医生和医学的重要意义。


从人类诞生的最初,我们就一直与疾病抗争,尽最大的可能延长寿命。


医学的梦想是彻底征服疾病,也许这个目标遥不可及,但如今我们已经走在路上。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从野蛮到文明,从黑暗到曙光,这条路从不平坦,却有无数先驱勇敢拓荒。


也许还有更多的困难等待克服,但我们无疑走在了正确的路上。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每攻克一个难题,都有无数个体重获新生,无数家庭得以团聚。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生命的伟大,在这种绝境逢生时刻,显得更加真切。


千百年来,人类就这样,从未放弃,步履不停,永远追寻爱、希望和幸福。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