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大悟黄站古关隘

  • 背叛的报应。
楼主回复
  • 阅读:9707
  • 回复:1
  • 发表于:2019/9/26 13:43:21
  • 来自:湖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大悟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湖北省大悟县黄站镇所辖村落以江淮分水岭为界,分水岭以北的李园、祝山、红联、长联、团冲、西冲属于淮河水系,行政区域原属于河南省罗山县;分水岭以南的张寨、黄站、刘河、熊畈等村属于长江水系,是长江滠水的源头,行政区域原分别属于黄州府麻城县、黄陂县、新安县(后为黄安县)。这个镇的中部位置处于分水岭上,界分鄂豫、分水江淮,又是原麻城县、河南罗山县、光山县四县交界之地,明中期属于黄安、罗山、光山三县交界之地,分水岭南北均有长长的峡谷,两边崇山峻岭,高峰屹立,这里又是古代有名的官道,是中州平原通向江夏的主要交通要道,扼鄂豫之咽喉,通江淮之诸县,无论在交通、军事,其地理位置异常重要。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江淮分水岭在此处如弓形状,很像像拉开的弓箭,而黄站街(古名黄陂栈街)就在箭和弯弓的交叉部位。分水岭分别由土君岭、寨岭、凤凰岭等组成,北面又紧紧地衔接着天子岗、七里岗等南北延伸的山岭。在分水岭上,分别有老君寨、保安寨(大兴寨、洗脚盆)、响铃寨、刘家寨、马匹寨、喇叭寨、普安寨、上圣寨、铜锣寨、徐家寨等。
据史料记载:元忽必烈在宋开庆元年(1259)配合蒙哥大汗攻宋时,入大城关和金局关(金山关)。大城关和金局关到底位于何地,有人猜测:此二关极有可能都在如今的黄站镇(黄站古时称黄陂驿、黄陂栈)境内,黄陂栈明代初期属于黄陂县,是进入黄陂县的第一个驿站,理由如下:
《黄安县志【建置卷二·关津 】》曰:“金局关,在县西北四十里,亦曰金山关、石门关。大城关,今废,在县北九十里,罗山县,元世祖已未入此。 
此二关都在红安县城西北,而黄陂栈明中期属于黄安县,恰巧在县城西北方向,离红安县县城直线距离是30左右公里,按古时450米一里,再加上山路弯一点刚好在90里,
如果说大城关在罗山县界附近,极有可能就是在古罗山县境内,从这一点说,恰巧大悟黄站镇满足这个条件,黄站界岗和凉亭岗以北的李园、红联等村就属古代的罗山县,属于罗山胜约。黄站就是古河南罗山县和光山县与湖北的边界。可证明这点的还有康熙《黄安县志【疆域·关】》载 :“大成关,今废。宋时为罗山界。元世祖己未二月入此关,宋戍军皆遁。” 
另外,祝穆撰辑的南宋地理总志《方舆胜胜览》载 :“大城关,山势不甚高峻而横斜盘绕。修善关(可理解为用于修大城关的寨子,应该是黄站镇响铃寨,比保安寨小,但是离保安寨只有1000米不到,且在保安寨之上)亦在其旁,使诸关之兵据险效死,贼岂能遽入乎?”【笔者怀疑此寨应该是普安寨】。
明官修地方总志《寰宇通志》(卷五十一﹒黄州府.关隘)篇载:“虎头关、黄土关、穆陵关、白沙关、大城关,俱在麻城县北。”
又据明弘治《黄州府志》(卷二﹒关﹒麻城县)载:“大城关,在县北八十里。”
清康熙九年刻本《麻城县志》(卷一)关隘志载:“大城关,在县北九十里罗山县界。”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清代顾祖禹编著的地理名著《读史方舆纪要》载 :“大城关,县北九十里,接河南罗山县界;宋开庆初,蒙古忽必烈入大城关,宋戍军皆溃;即此。”
黄站镇的历史沿革,所归州县屡次变化,淮河地区的村落旧时大都归于河南罗山县,只有一小部分临近光山县(今属于新县),属于长江水系滠源地区的几个村春秋时属于黄国,三国时期属于江夏郡,后来一度归于德安府,宋元属于黄州府,明初属于黄陂县,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新安县建立,析黄陂县滠源乡八里甲归新安县,后来,新安县改为黄安县,故黄站镇滠源乡又属于黄安县。
黄站镇淮河流域的村落,古时属于罗山县,1933年1月,礼山县建立,属于宣化区,直到1959年才归于黄站镇管辖。
另外,按古代地图所示,麻城县是不可能与罗山县接壤的,只有仙居乡一部分与光山县接壤,既然史书记载:“大城关在麻城县西北方向,与罗山县交界,”要么地图所标图示有误,要么,黄站镇在元末曾经有一阶段就属于麻城县。因为只有黄站镇原属滠源乡区域不足二十里地的界限与罗山县接壤。
由此推断:大城关即现在的大悟县黄站镇境内。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大城关到底在黄站哪个村呢?一种看法是:大城关就是现在黄站的保安寨(洗脚盆)又名大兴寨。保安寨,面积一平方公里左右,一半在黄站,一半在今红安县华河镇境内,可驻数万人,关门在黄站镇境内,北与河南新县接壤之分界岭上,离寨1000米更高的山岭还有一个响铃寨,面积稍小,参考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所标方位,其故关址当在今大悟县黄站镇与华家河境内,当地还流传有一兵打了三个月,打不下来,黄站附近有三四个像这样的寨子,普安寨,响铃寨,都建在古驿道边,基本确定大城关在黄站镇境内。
保安寨,亦名大兴寨,是红安古代最大的寨圩,寨城墙蔓延几山几洼,有数千米之长,城寨里面原来有村落、良田、有水井、有池塘,西面和东面都是悬崖峭壁,只有东面有一条羊肠小路通向土君岭,继而通向光山县(今新县)卡房乡。其面积之大,是周围几百里的石城寨无可比拟。但作为关口的条件尚不成立,保安寨东面是狮子冲大峡谷,西北门是石门笼子大峡谷,一山脊为关隘,似乎不可能;再之,保安寨以北两公里之地属于光山县,并非属于罗山县,与史料记载不相符;另外,保安寨建于清朝末年,是黄站镇熊家畈几个大户出资修建,历时几十年,后来由于资金不足,并没有完全完工。那么,在元代,这里根本就没有城寨一说,故不成立。
另一种看法是:大城关即现在的响铃寨和石门关。响铃寨和石门关都属于皮夹河和石门笼子大峡谷的出口处,都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响铃寨一寨独立,四面都是悬崖,只有一条路通向石寨中,据传说,元末,朱元璋和陈友谅曾经在此发生过激烈的战斗,如今,石城寨基本保存完好无损。石门关处在峡谷口,只有一个狭小的石门可以通过,四面都是悬崖,也具备成为关口隘的基本条件,但问题是:这两个地方与土君岭紧紧相连,北面亦是属于原河南光山县,并非与罗山县为界。
还有一种说法:大城关就是三角山西面的黑门岗,此关虽然不是那么险峻,但东西都是悬崖峭壁,只有一条小路从两块大石板中间通过,此处可以通光山,也可以通罗山。但山路崎岖,而且通行关隘的路大都在山脊之上,也不具备作为重要关口的条件。
金城关(亦名金局关),据说亦在黄站镇境内。
据明朝《黄州府志》记“石门关,在县北百二十里,又金局关,亦曰黄陂站,接河南罗山县界”又云“县北五十里有吕王城,其西北五里即金局关也。”
黄陂县志也有记载,黄站镇原属黄陂县滠源乡,后划黄安县辖。
有人推断:金局关,其关址极有可能就是现在的黄站镇街中心,或是现在的凉亭岗(此道以前为宋元官道),其东山顶上建有普安寨。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凉亭岗,位于黄站镇张寨村和李园村之间,属于江淮分水岭上,岗的北面原属于河南罗山县,岗的南面原属于黄陂县,后属于黄安县,现在属于大悟县。凉亭岗属于两脊相夹的山坳之地,东有普安寨,西有上圣寨,北面是长长的峡谷,峡谷东西旁依七里岗和天子岗。此处具有做关隘的条件,但地势不是十分险峻,也没有悬崖峭壁,不可能是石门关。
此外,黄站张寨村界岭岗(又名界岗),也是处在江淮分水岭上,界岭北面原属于河南罗山地界,是古官道必经之地,最为关隘的条件具备,但地势较为平缓,不险峻,也没有石门作天然屏障,也不可能叫石门关。 
处于界岭岗以东不足两里地,东依天子岗,西靠大包山,也是分水岭,北面原属于河南罗山县,有一湾落,湾名叫祝家田,界岭南面的叫大洼冲,也是属于张寨村,冲南面就是黄站街,有古道通过这里,1932年,国民政府为了加强鄂豫皖的统治,修公路,公路改从界岭岗,这里的古道便被废弃,杂草丛生。但此处的地形也不是十分险峻,成为关隘的条件不具备。
那么,位于黄站的两个关隘到底在哪里,笔者推测:位于响铃寨和石门笼子的关隘应该是金局关(亦名石门关);位于凉亭岗上的关隘应该就是大城关。石门关偏西走黑门岗,也同样可以入罗山县。
综上所述:大城关,金城关都在黄站镇境内,金局关在刘河村境内;大城关在张寨村境内。两地相距十里地,与黄安县志“近大城关”描述相符,麻城五关正常距离都在60里,而这两关相距十里,可见两关是真的很近。
滠水之名源于晋。据《湖北通志》载:“黄陂县、汉西陵、安陆二县地……晋太康元年废,惠帝分安陆东界置滠阳县属江夏郡”,又:“黄陂县四乡……在城北者曰滠源乡;滠源乡辖里九,曰滠东里五,曰滠西里四”。“黄安县,三乡,在县西北者曰滠源乡。”
明朝嘉靖四十二年,朝廷批准析麻城县太平和仙居二乡二十里甲,黄陂县滠源乡八里甲、黄冈上中和乡十二里甲为新安县,后改名为黄安县,即今红安县。
黄站,这个小小的乡镇,历史上几移归属,初归安陆县、次归麻城县、再归黄陂县,又归黄安县,后归礼山县(今大悟县),而大城关和金局关,作为原麻城五关之一,大别山十三关之一,可见这里的地理位置和交通军事位置异常重要。 
“一出罗山十里塘,双店槐店到莽张,半夜落雨龙升镇,周党畈上水汪汪,易家店里分店庄,到了定远莫嫌良,南大桥上出猛虎,北胜关上出霸王,清水塘里洗个澡,枣林岗上望家乡”,这是流传在鄂豫交界地带的罗山定远至黄站一带的民谣。
歌谣中所说的枣林岗应该就是凉亭岗或者就是界岗,因为据知情人透露,界岭之上,原来有很大一片枣林,又名枣林岗。
《艺文》卷录元人陈刚《黄陂栈》歌行诗云:“晨发定远驿,千崖红栎林,午度大胜关,万壑青松阴……呦呦走野鹿,角角鸣山禽”描写了从定远至黄陂栈一路上所见到的丛林莽莽、景色清幽之境。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黄陂县志》(嘉靖三十五年)载:“黄陂栈在县北一百里,原古马驿!”归属黄安县之后,清朝在此设立巡检司署,驻淮盐缉私营。《黄安县志》(清道光八年重修)载:“黄陂栈邑西北九十里,宋元时达京邮传也,自桃花至汉津自汉津至此各三舍许”。
古时候,黄陂栈一带山高林密,原始森林茂密,地势较为险峻,加之东部山区悬崖峭壁众多,峡谷串通,很是幽静,成为古关隘的可能性比较大。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刘河村村民在放马淌移河造田过程之中,挖出许多古代的兵器,如钺、戟、长矛等兵器,都是春秋战国时候的冷兵器,可见,这里曾经有军队经过或者驻扎过,也间接证明这里是古官道和关隘的可能性。(本期图片由勇者先生提供

来源于:五岳山下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